拟声词的运用


一、拟声词的运用
  (一)什么是拟声词
  人们对一些不表示具体意义,也不表示感叹呼唤应答的纯粹的声音加以摹拟,就称为拟声词或象声词。拟声词有:
  单音节拟声词,如:哗、哇、咚、咣
  双音节拟声词,如:哗啦、乌哇、咕咚、劈啪
  重叠拟声词,双音重叠,如:呵呵、淙淙、汩汩
  三音重叠,如:呼呼呼、吃吃吃、嘿嘿嘿、嘻嘻嘻
  四音重叠,如:哗哗哗哗、嘟嘟嘟嘟、通通通通

  (二)拟声词的功能
  1、作状语(单音节拟声词必须带“的”)
  (1)那钟当的响了一声。
  (2)他当啷一声抽出宝剑。
  (3)大雨哗哗地下着。
  2、作定语(有一定条件限制)
  (1)老远就听见哗啦哗啦的流水声。
  (2)门外传来一阵通通通通的脚步声。
  3、作谓语
  (1)他吭哧半天,也没把话说明白。
  (2)上了油以后,小车不再吱呀了。
  (3)大家都不做声,就他一人在嘟嘟囔囔。
  3、作补语
  (1)他气得呼呼的。
  (2)我的心跳得嘭嘭的。
  (3)雨下得哗哗的。
  (三)拟声词的运用
  拟声词虽然比较简单,运用起来却也有值得注意的地方。首先,必须拟摹相似。既然是“拟声”,就应该“拟”得像。其次必须配合情景。某些声音的发出跟当时的“人情”、“物景”有联系。要摹拟那种声音,就必须注意配合当时的情景,才能使“声”成为文章的有机部分,而产生传“声
点击展开查看全文
展开全文 APP阅读
©声明:本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,汉程系信息发布平台,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,若内容存在侵权或错误,请点击举报或反馈。 [我要投稿]

精彩推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