刘禹锡

刘禹锡

朝代: 作品数:724篇

  • 作者小传
    【作者小传】: 刘禹锡(772-842)字梦得,洛阳人,为匈奴族后裔。晚年任太子宾客,世称“刘宾客”。他和柳宗元一同参预那唐朝永贞年间短命的政治改革,结果一同贬谪远郡,顽强地生活下来,晚年回到洛阳,仍有“马思边草拳毛动”的豪气。他的诗精炼含蓄,往往能以清新的语言表达自己对人生或历史的深刻理解, 因而被白居易推崇备至, 誉为“诗豪”。他在远谪湖南、四川时,接触到少数民族的生活,并受到当地民歌的一些影响,创作出《竹枝》、《浪淘沙》诸词,给后世留下“银钏金钗来负水,长刀短笠去烧畲”的民俗画面。至于“东边日出西边雨,道是无晴还有晴”,更是地道的民歌风味了。他在和白居易的《春词》时,曾注明“依《忆江南》曲拍为句”,这是中国文学史上依曲填词的最早记录。
  • 秋词
    自古逢秋悲寂寥,我言秋日胜春朝。 晴空一鹤排云上,便引诗情到碧宵。
  • 秋词
    山明水净夜来霜,数树深红出浅黄. 试上高楼清入骨,岂如春色嗾人狂.
  • 咏史
    骠骑非无势,少卿终不去.世道剧颓波,我心如砥柱.
  • 浪淘沙
    莫道谗言如浪深,莫道迁客似沙沉. 千淘万漉虽辛苦,吹尽狂沙始到金.
  • 浪淘沙
    流水淘沙不暂停,前波未灭后波生. 令人忽忆潇湘渚,回暗迎神三两声.
  • 乌衣巷
    朱雀桥边野草花,乌衣巷口夕阳斜。 旧时王谢堂前燕,飞入寻常百姓家。
  • 秋风引
    何处秋风至?萧萧送雁群。 朝来入庭树,孤客最先闻。
  • 春词
    新妆宜面下朱楼,深锁春光一院愁。 行到中庭数花朵,蜻蜓飞上玉搔头。
  •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
    巴山楚水凄凉地,二十三年弃置身。 怀旧空吟闻笛赋,到乡翻似烂柯人。 沉舟侧畔千帆过,病树前头万木春。 今日听君歌一曲,暂凭杯酒长精神。
  • 始闻秋风
    昔看黄菊与君别,今听玄蝉我却回。 五夜飕溜枕前觉,一夜颜妆镜中来。 马思边草拳毛动,雕眄青云睡眼开。 天地肃清堪开望,为君扶病上高台。
  • 浪淘沙
    日照澄州江雾开,淘金女伴满江隈。 美人首饰侯王印,尽是沙中浪底来。
  • 竹枝词
    山桃红花满上头,蜀江春水拍山流。 花红易衰似郎意,水流无限似侬愁。
  • 视刀环歌
    常恨言语浅,不如人意深。今朝两相视,脉脉万重心。
  • 潇湘神
    湘水流,湘水流, 九疑云物至今秋。 若问二妃何处所, 零陵芳草露中愁。
  • 玄都观桃花
    紫陌红尘拂面来, 无人不道看花回; 玄都观里桃千树, 尽是刘郎去后栽。
  • 学阮公体
    少年负志气, 信道不从时。 只言绳自知, 安知室可欺? 百胜难虑敌, 三折乃良医。 人生不失意, 焉能慕知己?
  • 杨柳枝
    城外春风吹酒旗, 行人挥袂日落时。 长安陌上无穷树, 唯有垂杨管别离。
  • 杨柳枝
    凤阙轻遮翡翠帏, 龙墀遥望□尘生。 御沟春水相辉映, 狂杀长安年少儿。
  • 杨柳枝
    花萼楼前初种时, 美人楼上斗腰肢。 如今抛掷长街里, 露叶如啼欲恨谁?
  • 杨柳枝
    金谷园中莺乱飞, 铜驼陌上好风吹。 城东桃李须臾尽, 争似垂杨无限时。
  • 杨柳枝
    南陌东城春草时, 相逢何处不依依? 桃红李白皆夸好, 须得垂杨相发挥。
  • 杨柳枝
    轻盈袅娜占年华, 舞榭妆楼处处遮。 春尽絮飞留不得, 随风好去落人家。
  • 杨柳枝
    塞北梅花羌笛吹, 淮南桂树小山词。 请君莫奏前朝曲, 听唱新翻杨柳枝。
  • 杨柳枝
    巫山巫峡杨柳多, 朝云暮雨远相和。 因想阳台无限事, 为君回唱竹枝歌。
  • 杨柳枝
    扬子江头烟景迷, 隋家宫树拂金堤。 嵯峨犹有当时色, 半蘸波中水鸟栖。
  • 杨柳枝
    炀帝行宫汴水滨, 数株残柳不胜春。 晚来风起花如雪, 飞入宫墙不见人。
  • 杨柳枝
    迎得春光先到来, 轻黄浅绿映楼台。 只缘袅娜多情思, 更被春风长挫摧。
  • 杨柳枝
    御陌青门拂地垂, 千条金缕万条丝。 如今绾作同心结, 将赠行人知不知。
  • 忆江南
    春去也, 多谢洛城人。 弱柳从风疑举袂, 丛兰裛露似沾巾。 独坐亦含嚬。
  • 忆江南
    春去也, 共惜艳阳年。 犹有桃花流水上, 无辞竹叶醉尊前。 惟待见青天。
  • 元和十年自郎州召至京师戏赠
    紫陌红尘拂面来,无人不道看花回。 玄都观里桃千树,尽是刘郎去后栽。 附: 再游玄都观 百亩庭中半是苔,桃花净尽菜花开。 种桃道士归何处,前度刘郎今又来。
  • 再游玄都观
    百亩庭中半是苔,桃花净尽菜花开。 种桃道士归何处,前度刘郎今又来。
  • 竹枝
    白帝城头春草生, 白盐山下蜀江清。 南人上来歌一曲, 北人莫上动乡情。
  • 竹枝
    城西门外滟预堆, 年年波浪不能摧。 懊恼人心不如石, 少时东去复西来。
  • 竹枝
    楚水巴山江雨多, 巴人能唱本乡歌。 今朝北客思归去, 回入纥那披绿罗。
  • 竹枝
    江上春来新雨晴, □西春水彀纹生。 桥东桥西好杨柳, 人来人去唱歌行。
  • 竹枝
    瞿塘嘈嘈十二滩, 此中道路古来难。 长恨人心不如水, 等闲平地起波澜。
  • 竹枝
    两岸山花似雪开, 家家春酒满银杯。 昭君坊中多女伴, 永安宫外踏青来。
  • 竹枝
    日出三竿春雾消, 江头蜀客驻兰桡。 凭寄狂夫书一纸, 住在成都万里桥。
  • 竹枝
    山上层层桃李花, 云间烟火是人家。 银钏金钗来负水, 长刀短笠去烧□。
  • 竹枝
    山桃红花满山头, 蜀江春水拍山流。 花红易衰似郎意, 水流无限似侬情。
  • 竹枝
    巫峡苍苍烟雨时, 清猿啼在最高枝。 个里愁人肠自断, 由来不是此声悲。
  • 竹枝
    杨柳青青江水平, 闻郎江上唱歌声。 东边日出西边雨, 道是无晴却有晴。
  • 步虚词
    阿母种桃云海际, 花落子城二千岁。 海风吹折最繁枝, 跪捧琼□献天帝。
  • 步虚词
    华表千年一鹤归, 凝丹为顶雪为衣。 星星仙语人听尽, 却向五云翻翅飞。
  • 纥那曲
    踏曲兴无穷, 调同辞不同, 愿郎千万寿, 长作主人翁。
  • 纥那曲
    杨柳郁青青, 竹枝无限情。 同郎一回顾, 听唱纥那声。
  • 淮阴行
    何物令侬羡, 羡郎船尾燕。 衔泥趁樯竿, 宿食长相见。
  • 浪淘沙
    八月涛声吼地来, 头高数丈触山回。 须臾却入海门去, 卷起沙堆似雪堆。
  • 浪淘沙
    汴水东流虎眼纹, 清淮晓色鸭头春。 君看渡口淘沙处, 渡却人间多少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