请输入要查询的字词

[bāo]

[bāo]

部首:部首笔画: 6画 总笔画: 16画

康熙字典笔画: (襃:17)

  • 五笔编码:yqge
  • 仓颉编码:YHDV
  • 四角号码:00732
  • UniCode:U+8943
  • 汉程字典解释

    bāo
    同“褒”。

    笔画数:16;
    部首:衣;
    笔顺编号:4135125112343534


  • 详细解释
    哎呀,没有找到相关信息
  • 字形结构
    [ 首尾分解查字 ]:衣呆 (yidai)
    [ 笔顺编号 ]:4135125112343534
    [ 笔顺读写 ]:捺横撇折横竖折横横竖撇捺撇折撇捺
  • 汉语字典解释

    [①][bāo]

    [《廣韻》博毛切,平豪,幫。]

    亦作“褒1”。亦作“裦1”。亦作“裒3”。

    (1)衣襟宽大。

    (2)高大;广大。

    (3)嘉奖;称赞。与“貶”相对。

    (4)古代祭祀时的九拜之一。

    (5)烹饪方法的一种。

    (6)古国名。故址在今陕西省勉县东南。

    (7)古谷名。

    (8)指周幽王后褒姒。

    (9)姓。

    [②][póu]

    [《集韻》蒲侯切,平矦,並。]

    同“裒1”。

    聚集。

  • 康熙字典解释
    【申集下】【衣字部】襃

    【唐韻】【集韻】【韻會】【正韻】𠀤博毛切,報平聲。【玉篇】揚美也。【類篇】獎飾也。【公羊傳·隱元年】曷爲稱字,襃之也。【白虎通】人臣之義,莫不欲襃大其君,掩惡揚善也。 又襃明,長襦也。【揚子·方言】襃明謂之袍。 又大裾也。【前漢·雋不疑傳】襃衣博帶。 又襃中,縣名。【晉書·地理志】屬漢中郡。 又襃斜,谷名。【班固·西都賦】右界襃斜,隴首之險。【註】《梁州記》曰:萬石城,泝漢上七里,有襃斜谷,南口曰襃,北口曰斜。 又姓。【通志·氏族略】襃氏,姒姓之國,禹之後也,今興元府襃城是其地。 又音報。【周禮·春官·太祝】辨九𢱭,八曰襃𢱭。【註】鄭司農云:襃拜,今時持節拜是也。 又【集韻】蒲侯切,音抔。聚也。 又【韻補】襃美之襃亦叶音抔。【歐陽修銘】中充實,外譽優。見於言,帝所襃。 【說文】作𧛙,俗作褒。【類篇】亦作𧝾。【集韻】或作𧜪,通作裒。
  • 音韵参考
    [ 广 韵 ]:博毛切,下平6豪,bāo,效開一平豪幫
    [ 粤 语 ]:bou1
  • 说文解字详解
    【卷八】【衣部】 编号:5275
      襃,博毛切 ,衣博裾。从衣,𠊻省聲。𠊻,古文𠈃。
  • 字源演变

特色专题

更多 >

常用工具

更多 >

精彩推荐

热门栏目

更多 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