详细解释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萧 
蕭 
xiāo 
【名】 
(形声。从艸,肃声。本义:艾蒿) 
同本义〖wormwood〗 
萧,艾蒿也。——《说文》 
萧萩。——《尔雅》。注:“即蒿。” 
共萧茅。——《周礼·甸师》 
彼采萧兮。——《诗·王风·采葛》 
又如:萧艾(臭草名。比喻不肖或平凡无才);萧敷艾荣(比喻凡事委曲求全,以致飞黄腾达) 
古国名〖Xiaostate〗。春秋时宋的附庸,灭于楚。地在今安徽省萧县西北 
楚子伐萧。——《左传》 
县名〖Xiaocounty〗。在安徽省北端,东邻江苏省,西接河南省。秦置县 
姓 
萧君圭君玉(萧君圭,字君玉)。——宋·王安石《游褒禅山记》 
 
萧 
蕭 
xiāo 
【形】 
萧条,冷落;荒凉〖desolate;dreary〗 
天寒夜长,风气萧索,鸿雁于征,草木黄落。——晋·陶潜《自祭文》 
蚊蚋归丰草,枯叶散萧林。——晋·刘伶《北芒客舍》 
满目萧然。——宋·范仲淹《岳阳楼记》 
屋舍萧然。——清·张廷玉《明史》 
又如:萧屑(凄凉寂寞);萧梢(草木凋落而萧条的景象) 
稀疏〖rare〗 
说到知音,自古无多,白发萧疏,青灯寂寞,老子婆娑。——元·张可久《折桂令·读史有感》 
又如:萧然;萧瑟 
草木茂密的样子〖dense〗。如:萧森(草木茂密的样子);萧蔘(草木茂盛的样子);萧椮(草木茂盛貌) 
通“肃”(sù)。恭敬;严肃〖respectful;severe〗 
吾恐季孙之忧,不在颛臾而在萧墙之内也。——《论语·季氏》 
此皆衅发萧墙而祸延四海者也。——《后汉书·傅蘷传》 
洒脱〖freeandeasy〗 
下泊降茅仙,萧闲隐洞天。——唐·顾况《山居即事》 
又如:萧闲(洒脱悠闲);萧放(萧洒放浪);萧远(萧洒远逸) 
 
萧何 
XiāoHé 
〖XiaoHe〗(?—前193)汉沛县(今属江苏)人,与高祖于微时,从起兵,高祖为汉王,以何为丞相。楚、汉相拒,何留守关中,补兵馈饷,军得不匮;高祖数亡山东而何常全关中以待之。高祖即帝位,论功第一,封萧侯。汉之典制律令,多所手定。惠帝时卒,谥文终 
萧墙 
xiāoqiáng 
〖screenwallfacingthegateofaChinesehouse——interior〗面对国君宫门的小墙。一名“塞门”,又称“屏”。臣至此屏,便会肃然起敬。萧通“肃”。比喻内部 
而在萧墙之内也。——《论语·季氏》 
祸起萧墙 
萧洒 
xiāosǎ 
〖naturalandunrestrained〗言行人品超逸而不同流俗 
萧骚 
xiāosāo 
〖rustling〗∶形容风吹树叶等的声音 
秋风萧骚 
〖desolate;bleak〗∶形容景色冷落 
萧瑟 
xiāosè 
〖rustleintheair〗∶草木被秋风吹袭的声音 
秋风萧瑟。——《乐府诗集·曹操·步出夏门行》 
〖desolate〗∶寂寞凄凉 
萧疏 
xiāoshū 
〖desolate;besparsebutgraceful;bethinlyscattered〗∶凄凉的,孤寂的 
白云飞雨过南山,碧落萧疏春色闲。——《封神演义》 
〖thinlyscattered〗∶清冷疏散;稀稀落落的 
瓠叶转萧疏。——杜甫《除架》 
萧索 
xiāosuǒ 
〖bleakandchilly;desolate〗衰败;冷落 
苍茫的天底下远近横着几个萧索的村落 
萧条 
xiāotiáo 
〖desolate;bleak〗∶寂寥冷落;草木凋零 
四顾萧条。——宋·姜夔《扬州慢》 
〖few〗∶少 
我这样的行李萧条,未免叫他瞧不起。——《负曝闲谈》 
萧条 
xiāotiáo 
〖depression〗经济成长退缩 
经济萧条 
萧萧 
xiāoxiāo 
〖whinnyandneigh〗∶形容马嘶鸣声 
马鸣萧萧 
萧萧班马鸣。——唐·李白《送友人》 
车辚辚,马萧萧。——唐·杜甫《兵车行》 
〖sough;whistle〗∶风声 
风萧萧兮易水寒。——《战国策·燕策》 
风萧萧 
〖desolate〗∶冷落凄清的样子 
〖thin〗∶〖头发〗花白稀疏的样子 
祖父看见了镜里的白发萧萧