请输入要查询的字词

[lún]

[lún]

简体部首:总笔画: 14画

繁体部首:总笔画: 14画

简体:

康熙字典笔画: (綸:14)

  • 汉字五行:
  • 五笔编码:xwga
  • 仓颉编码:VFOMB
  • 四角号码:22903
  • UniCode:U+7DB8
  • 汉程字典解释

    lún


    guān
    均见“纶”。

    笔画数:14;
    部首:糹;
    笔顺编号:55444434125122


  • 详细解释
    哎呀,没有找到相关信息
  • 字形结构
    [ 首尾分解查字 ]:糹侖 (silun)
    [ 笔顺编号 ]:55444434125122
    [ 笔顺读写 ]:折折捺捺捺捺撇捺横竖折横竖竖
  • 汉语字典解释

    [①][lún]

    [《廣韻》力迍切,平諄,來。]

    “纶1”的繁体字。

    (1)整理丝线。

    (2)引申为经纶牵引。

    (3)青丝绞合而成的带。古代低级官吏用以系印。

    (4)粗丝线。多指钓丝。

    (5)丝棉。

    (6)指帝王的诏书旨意。

    (7)通“倫”。伦理。

    (8)地名。春秋虞邑。在今河南省虞城县东南三十里。

    (9)姓。魏时有纶直、纶鱼。见《通志·氏族四》。

    [②][guān]

    [《廣韻》古頑切,平山,見。]

    “纶2”的繁体字。

    (1)见“綸2巾”。

    (2)即昆布。

  • 康熙字典解释
    【未集中】【糸字部】綸

    【廣韻】力迍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龍春切,𠀤音倫。【說文】靑絲綬也。【後漢·輿服志】百石靑紺綸,一采宛轉繆織,長丈二尺。 又【廣韻】絲綸。【釋名】綸,倫也,作之有倫理也。【易·屯卦】君子以經綸。【疏】綸謂綱也,以織綜經緯。【禮·緇衣】王言如絲,其出如綸。【疏】綸麤於絲。【後漢·章帝紀】吹綸絮。【註】綸似絮而細。 又【易·繫辭】故能彌綸天地之道。【釋文】京房云:綸,知也。王肅云:綸,纏裹也。荀云:綸,迹也。 又【詩·小雅】之子于釣,言綸之繩。【傳】綸,釣繳也。 又【莊子·齊物篇】而其子又以文之綸終。【音義】綸,琴瑟絃也。 又草名。【爾雅·釋草】綸似綸,組似組。東海有之。【博物志】綸似宛轉繩。 又姓。【魏志】孫文懿臣綸直。 又地名。【左傳·哀元年】虞思於是妻之以二姚,而邑諸綸。【註】綸,虞邑。 又【集韻】盧昆切,音論。義同。 又【廣韻】古頑切【集韻】姑頑切,𠀤音鰥。靑絲綬。【北堂書鈔】晉紀云:王敦欲伐甘卓,遣使送白綸巾與卓,卓不取。又謝萬著白綸巾。【正字通】綸巾,巾名。世傳孔明軍中嘗服之。俗作𥿑。 又【韻補】叶閭員切。【道藏·元始歌】黃庭戊巳無流源,徹通五藏十二綸。
  • 音韵参考
    [ 广 韵 ]:力迍切,上平18諄,lún,臻合三平諄來
    [ 平水韵 ]:上平十一真·上平十五删
    [ 唐 音 ]:*luin
    [ 粤 语 ]:gwaan1,gwan1,leon4
    [ 闽南语 ]:lun5
  • 说文解字详解
    【卷十三】【糸部】 编号:8608
      綸,古還切 ,青絲綬也。从糸侖聲。
  • 字源演变

特色专题

更多 >

常用工具

更多 >

精彩推荐

热门栏目

更多 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