请输入要查询的字词

[lì]

[lì]

部首:部首笔画: 4画 总笔画: 19画

简体:

康熙字典笔画: (櫟:19)

  • 汉字五行:
  • 五笔编码:sxrs
  • 仓颉编码:DVID
  • 四角号码:40900
  • UniCode:U+6ADF
  • 异体字集:
  • 汉程字典解释




    yuè
    均见“栎”。

    笔画数:19;
    部首:木;
    笔顺编号:1234325115545541234


  • 详细解释
    哎呀,没有找到相关信息
  • 字形结构
    [ 首尾分解查字 ]:木樂 (mule)
    [ 笔顺编号 ]:1234325115545541234
    [ 笔顺读写 ]:横竖撇捺撇竖折横横折折捺折折捺横竖撇捺
  • 汉语字典解释

    [①][lì]

    [《廣韻》郎擊切,入錫,來。]

    “栎1”的繁体字。

    (1)麻栎。山毛榉科。落叶乔木。叶长椭圆形。初夏开花,黄褐色,雌雄同株。坚果卵圆形。幼叶可饲柞蚕。壳斗和树皮可提取栲胶。木材坚实,可做枕木和机械用材。因其木理斜曲,古代多作炭薪。古人常喻作不材之木。

    (2)喻无用之材。参见“櫟散”。

    (3)栏杆之类。

    (4)打击,搏击。

    (5)谓啮咬。

    (6)超越。

    (7)刮擦器物。

    (8)传说中的鸟名。

    (9)古地名。春秋时郑国别都,今河南省禹县。

    (10)古地名。春秋时晋地,在今山西省永济县西南。

    (11)古地名。春秋楚地。在今河南省新蔡县西北。

    [②][yuè]

    [《廣韻》以灼切,入藥,以。]

    “栎2”的繁体字。

    古县名用字。秦置栎阳县,在今陕西临潼北渭水北岸。参阅清顾祖禹《读史方舆纪要·陕西二·栎阳城》。

  • 康熙字典解释
    【辰集中】【木字部】櫟

    【唐韻】【集韻】【韻會】【正韻】𠀤卽狄切,音歷。【說文】木也。【邢昺曰】似樗之木。【詩·秦風】山有苞櫟。【疏】引《爾雅》云:櫟,其實梂,橡也。【陸璣疏】秦人謂柞櫟爲櫟,其子房生爲梂。河内人謂木蓼爲櫟,椒榝之屬也。其子亦房生,此秦詩宜從其方土之言柞櫟是也。 又不材之木也。【莊子·人閒世】匠石見櫟社樹,其大蔽牛,觀者如市,匠石不顧。 又不生火之木也。【淮南子·時則訓】十二月,其樹櫟。【高誘註】木不生火,惟櫟爲然。 又地名。【春秋·桓十五年】鄭伯突入于櫟。 又鳥名。【山海經】天帝之山有鳥,黑文而赤翁,名曰櫟。 又與擽通。【詩·周頌】鞉磬柷圉。【疏】圉狀如伏虎,背上有二十七鉏鋙,刻以木長尺櫟之。 又【唐韻】以灼切,音鑰。櫟陽,縣名。【前漢·地理志】屬左馮翊。 又【集韻】式灼切,音爍。地名。在晉。 又【集韻】歷各切,音洛。【詩·秦風】山有苞櫟,隰有六駁。【唐韻】櫟駁通叶,無二音。 又【唐韻】魯刀切,音勞。【史記·楚元王世家】詳爲羹盡櫟釜。【漢書】作轑釜。
  • 音韵参考
    [ 上古音 ]:药部来母,ly?k
    [ 广 韵 ]:以灼切,入18藥,yuè,宕開三入陽以
    [ 平水韵 ]:入声十二锡
    [ 国 语 ]:lì,láo,yuè
    [ 粤 语 ]:lik1
  • 说文解字详解
    【卷六】【木部】 编号:3511
      櫟,郎擊切 ,木也。从木樂聲。
  • 字源演变

特色专题

更多 >

常用工具

更多 >

精彩推荐

热门栏目

更多 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