请输入要查询的字词

[wú]

[wú]

部首:部首笔画: 3画 总笔画: 7画

简体:

康熙字典笔画: (吳:7)

  • 汉字五行:
  • 五笔编码:kndu
  • 仓颉编码:RVNK
  • 四角号码:60000
  • UniCode:U+5433
  • 汉程字典解释


    同“吴”。

    笔画数:7;
    部首:口;
    笔顺编号:2515134


  • 详细解释
    哎呀,没有找到相关信息
  • 字形结构
    [ 首尾分解查字 ]:口大 (kouda)
    [ 笔顺编号 ]:2515134
    [ 笔顺读写 ]:竖折横折横撇捺
  • 汉语字典解释

    [①][wú]

    “吴1”的旧字形。

    [②][yú]

    “吴2”的旧字形。

  • 康熙字典解释
    【丑集上】【口字部】吳

    〔古文〕𡗿𡗾【唐韻】午胡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【正韻】訛胡切,𠀤音吾。國名。【史記·吳太伯世家】太伯之奔荆蠻,自號句吳。【註】宋衷曰:句吳,太伯始所居地名。【前漢·地理志】會稽郡秦置,高帝六年爲荆國,十二年,更名吳。 亦縣名。【前漢·地理志】會稽郡吳縣。 又【說文】郡也。【後漢·郡國志】吳郡,順帝分會稽置。【韻會】吳郡、吳興、丹陽爲三吳。【正字通】水經以吳興、吳郡、會稽爲三吳。指掌圖以蘇、常、湖爲三吳,其說不同。又【齊語】西服沙西吳。【註】雍州之地。 又天吳,水神也。【郭璞·山海經贊】八頭十尾,人面虎身。龍據兩川,威無不震。 又【說文】姓也。【廣韻】太伯之後,因以命氏。 又【方言】大也。【說文】大言也。【詩·周頌】不吳不敖。【傳】吳,譁也。又【魯頌】不吳不揚。【說文註】大言故夨大口以出聲。今寫詩者,攺吳作,又音乎化切,其謬甚矣。【釋文】吳,舊如字。何承天云:从口下大,故魚之大口者名,胡化反,此音恐驚俗也。按《說文》《釋文》俱云吳作讀,非。而《玉篇》《廣韻》《集韻》《類篇》《韻會》諸書,吳字亦皆無去聲一音,惟正韻收吳入禡韻,詩朱註亦作去聲讀。未知孰是,存以備考。 又【集韻】元俱切,音愚。虞古作吳。註詳虍部七畫。【釋名】吳,虞也。太伯讓位而不就,歸封于此,虞其志也。 又與娛通。【詩·周頌】不吳不敖。【疏】正義曰:人自娛樂,必讙譁爲聲。故以娛爲譁也。定本娛作吳。
  • 音韵参考
    [ 广 韵 ]:五乎切,上平11模,wú,遇開一平模疑
    [ 唐 音 ]:*ngo
    [ 国 语 ]:wú
    [ 粤 语 ]:ng4
    [ 闽南语 ]:goD5
  • 说文解字详解
    【卷十】【夨部】 编号:6585
      吳,五乎切 ,姓也。亦郡也。一曰吳,大言也。从夨、口。
  • 字源演变

特色专题

更多 >

常用工具

更多 >

精彩推荐

热门栏目

更多 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