请输入要查询的字词

[zǔ]

[zǔ]

部首:部首笔画: 2画 总笔画: 9画

康熙字典笔画: (俎:9)

  • 汉字五行:
  • 五笔编码:wweg
  • 仓颉编码:OOBM
  • 四角号码:80000
  • UniCode:U+4FCE
  • 异体字集:
  • 汉程字典解释


    古代祭祀时放祭品的器物:俎豆(a.“俎”和“豆”,都是古代祭祀用的器具;b.祭祀,崇奉)。
    切肉或切菜时垫在下面的砧板:刀俎(刀和砧板)。
    姓。

    笔画数:9;
    部首:人;
    笔顺编号:343425111


  • 详细解释


    【名】
    (指事兼形声。小篆字形。《说文》“从半肉在且上。”且,祭祀所用的礼器。本义:供祭祀或宴会时用的四脚方形青铜盘或木漆盘,常陈设牛羊肉)
    同本义〖asacrificialutensil〗
    为俎孔硕。——《诗·小雅·楚茨》
    鸟兽之肉,不登于俎。——《左传·隐公五年》
    祭操俎。——《山海经·海外西经》
    俎豆之事。——《论语·卫灵公》
    庖人虽不治疱,尸祝不越樽俎而代之矣。——《庄子·逍遥游》
    又如:俎几(俎形如几,故称。古代祭祀、燕飨时所用的礼器);俎拒(俎足中央的横木);俎味(祭祀用食品)
    古代割肉用的砧板。多木制,也有青铜铸的,大方形,两端有足〖achoppingblock〗
    如今人方为刀俎,我为鱼肉。(俎,切肉的砧板。)——《史记·项羽本纪》

    俎豆
    zǔdòu
    〖dishandplatter〗∶俎和豆,古代祭祀、宴会时盛肉类等食品的两种器皿
    〖offersacrificesto〗∶指奉祀
    俎豆千秋
    俎上肉
    zǔshàngròu
    〖ahelplessvictim〗比喻任人欺压蹂躏的人或国家
    今由俎上肉,任人脍胾耳。——《晋书·孔坦传》
    (由,即“犹”)
  • 字形结构
    [ 首尾分解查字 ]:人且 (renqie)
    [ 笔顺编号 ]:343425111
    [ 笔顺读写 ]:撇捺撇捺竖折横横横
  • 汉语字典解释

    [①][zǔ]

    [《廣韻》側吕切,上語,莊。]

    “柤2”的被通假字。亦作“爼1”。

    (1)古代祭祀、燕飨时陈置牲体或其他食物的礼器。

    (2)切肉用的砧板。

    (3)姓。明代有俎如兰,清代有俎可尝。见《明清进士题名碑录索引》。

  • 康熙字典解释
    【子集中】【人字部】俎

    【唐韻】側呂切【集韻】壯所切,𠀤音阻。祭享之器。【詩·小雅】爲俎孔碩。【禮·明堂位】周以房俎,有虞氏以椀俎,夏后氏以嶡俎。 又折俎。【左傳·宣十六年】晉侯使士會平王室,定王享之原。襄公相禮殽烝。玉召士會曰:王享有體薦,宴有折俎。公當享,卿當宴,王室之禮也。【註】殽烝,升殽於俎也。體薦,半體示儉也。折俎,體解節折,示惠也。 又鼎俎。【韓詩外傳】伊尹負鼎俎,調五味,而立爲相。 又【揚子·方言】俎,几也。西南蜀漢之郊曰杫,杫音賜。 又刀俎。【史記·項羽紀】樊噲曰:如今人方爲刀俎,我爲魚肉。【註】俎,椹版也。 又尊俎。【後漢·馬融傳】起謀於尊俎之閒。【註】尊,奠酒之罇。俎,載牲之器。 又姓。 又叶壯揣切,錐上聲。【蘇轍·新宅詩】李侯雖貧足圖史,旋作明窻安淨几。閉門且辦作詩章,好事從來置尊俎。 【說文】俎在且部,禮俎也。从半肉,在且旁。指事亦會意。非从人。【字彙】附人部,非。
  • 音韵参考
    [ 广 韵 ]:側吕切,上8語,zhǔ,遇開三上魚莊
    [ 平水韵 ]:上声六语·去声六御
    [ 唐 音 ]:jriu?
    [ 国 语 ]:zǔ
    [ 粤 语 ]:zo2
  • 说文解字详解
    【卷十四】【且部】 编号:9423
      俎,側呂切 ,禮俎也。从半肉在且上。
  • 字源演变

特色专题

更多 >

常用工具

更多 >

精彩推荐

热门栏目

更多 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