请输入要查询的字词

[yí]

[yí]

部首:部首笔画: 7画 总笔画: 10画

康熙字典笔画: (訑:10)

  • 是否为常用字:
  • 五笔编码:ybn
  • 仓颉编码:YRPD
  • 四角号码:00601
  • UniCode:U+8A11
  • 康熙字典解释
    【玉篇】弋支切【集韻】【類篇】余支切【正韻】延知切,𠀤音移。訑訑,自得貌。又淺意也。【孟子】訑訑之聲音顏色,拒人於千里之外。【註】自足其智,不嗜善言之貌。【集韻】與詑同。或作𧦧、𧪁。 又【集韻】【類篇】𠀤商支切,音施。與𧩹同。多言也。 又獸名。【山海經】基山有獸,狀如羊,九尾四耳,目在背,名曰猼訑。【註】訑音𥙁。一作陁。 又【集韻】【正韻】𠀤湯何切,音拕。【說文】本作詑。欺也。【戰國策】寡人甚不喜訑者言也。【註】引方言,沇州謂欺曰訑。【楚辭·九章】或訑謾而不疑。【註】詐欺也。 又【集韻】唐何切,音駝。又土和切,涶平聲。又【集韻】待可切,駝上聲。𠀤與詑同。 又【集韻】【類篇】𠀤他可切,拕上聲。言不正也。一曰欺罔自誇貌。 又【集韻】徒案切【正韻】杜晏切,𠀤音憚。【類篇】慢訑,弛縱意。【增韻】放也。【莊子·知北遊】天知予僻陋慢訑。【正韻】與誕同。 又【集韻】【類篇】𠀤堂練切,音電。又【正韻】徒亶切,但上聲。義𠀤同。
  • 页1148第02

特色专题

更多 >

常用工具

更多 >

精彩推荐

热门栏目

更多 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