请输入要查询的字词

[bà] [bǎ]

[bà] [bǎ]

简体部首: 扌(3) 总笔画: 7画

繁体部首: 手(4) 总笔画: 8画

康熙字典笔画: (把:8)

  • 汉字五行:
  • 是否为常用字:
  • 五笔编码:rcn
  • 仓颉编码:QAU
  • 四角号码:20500
  • UniCode:U+628A
  • 康熙字典解释
    【唐韻】博下切【集韻】【正韻】補下切【韻會】補瓦切,𠀤巴上聲。【說文】握也。【孟子】拱把之桐梓。【楚語】烝嘗不過把握。 又【廣韻】持也。【增韻】執也。【戰國策】左手把其袖,右手揕其胷。【史記·殷本紀】湯自把鉞,以伐昆吾。【前漢·王溫舒傳】擇郡中豪敢往吏爲爪牙,皆把其陰重罪,而縱使督盜賊。 又【釋名】把,播也。所以播除物也。 又【唐韻】【集韻】【韻會】𠀤蒲巴切,音杷。與爬通。【前漢·貢禹傳】農夫捽草把土。【註】把,手掊之也。又【郊祀志】掊視得鼎。【註】掊,手把土也。 又批把,樂器,推手前曰批,引手後曰把。詳批字註。 又姓。【廣韻】本𣏌東樓公之後,避難改焉。西魏有襄州刺史把秀。 又【正韻】必駕切,音霸。與弝通。【禮·曲禮】左手承弣。【疏】弣,弓把也。【釋文】把音霸。手執處也。 【正字通】把與杷別。韻會小補通作杷。引漢書譌本,合把杷爲一,非。
  • 页420第21

特色专题

更多 >

常用工具

更多 >

精彩推荐

热门栏目

更多 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