请输入要查询的字词

[yì]

[yì]

简体部首:总笔画: 20画

繁体部首:总笔画: 21画

康熙字典笔画: (饐:21)

  • 五笔编码:wyvu
  • 仓颉编码:OIGBT
  • 四角号码:80732
  • UniCode:U+9950
  • 异体字集:
  • 汉程字典解释


    (食物)腐败发臭:“食饐而餲。”

    笔画数:20;
    部首:飠;
    笔顺编号:34451154121451251431


  • 详细解释


    【动】
    (形声。从食,壹声。本义:食物经久发臭)同本义〖foodturnsrotten〗。如:饐饐(食物腐烂变质);饐热(食物发热变质)
  • 字形结构
    [ 首尾分解查字 ]:飠壹 (shiyi)
    [ 笔顺编号 ]:34451154121451251431
    [ 笔顺读写 ]:撇捺捺折横横折捺横竖横捺折横竖折横捺撇横
  • 汉语字典解释

    [①][yì]

    [《廣韻》乙冀切,去至,影。]

    (1)食物经久腐臭。

    (2)古代的一种糕点。

    [②][yē]

    [《集韻》一結切,入屑,影。]

    (1)通“噎”。

    (2)通“咽”。声音滞涩。

  • 康熙字典解释
    【戌集下】【食字部】饐

    〔古文〕【廣韻】【集韻】【韻會】𠀤乙冀切,音懿。【玉篇】饐餲,臭味變。【說文】飯傷濕也。【爾雅·釋器】食饐謂之餲。【集韻】或作𩚂饖。 又【集韻】於例切,音餲。義同。又【集韻】一結切,音噎。【說文】飯窒也。【集韻】或作噎。 又【集韻】益悉切,音壹。義同。
  • 音韵参考
    [ 广 韵 ]:乙兾切,去6至,yì,止開三去脂B影
    [ 平水韵 ]:去声四寘
    [ 粤 语 ]:ji3
  • 说文解字详解
    【卷五】【食部】 编号:3236
      饐,乙冀切 ,飯傷溼也。从食壹聲。
  • 字源演变

特色专题

更多 >

常用工具

更多 >

精彩推荐

热门栏目

更多 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