请输入要查询的字词

[kēng]

[kēng]

简体部首:总笔画: 11画

繁体部首:总笔画: 11画

康熙字典笔画: (牼:11)

  • 五笔编码:trga
  • 仓颉编码:HQMVM
  • 四角号码:25000
  • UniCode:U+727C
  • 汉程字典解释

    kēng
    牛胫骨。
    古通“顅”,颈长。

    笔画数:11;
    部首:牜;
    笔顺编号:31211555121


  • 详细解释

    kēng
    【名】
    牛膝下的直骨,即牛胫骨〖shinboneofcows〗
    牼,牛膝下骨也。从牛,坙声。人曰胫,牛牼。——《说文》
  • 字形结构
    [ 首尾分解查字 ]:牛巠 (niujing)
    [ 笔顺编号 ]:31211555121
    [ 笔顺读写 ]:撇横竖横横折折折横竖横
  • 汉语字典解释

    [①][kēng]

    [《廣韻》口莖切,平耕,溪。]

    [《廣韻》户耕切,平耕,匣。]

    即牛胫骨。牛膝下的骨头。

  • 康熙字典解释
    【巳集下】【牛字部】牼

    【廣韻】口莖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丘耕切,𠀤音鏗。【說文】牛膝下骨也。 又人名。【春秋·襄十七年】邾子牼卒。【左傳·昭二十年】使少司𡨥牼以歸。【孟子】宋牼將之楚。 又【廣韻】戸耕切【集韻】何耕切,𠀤音莖,義同。【春秋·邾子牼釋文】徐音戸耕反。 又【集韻】丘閑切,音慳。又【集韻】古定切【類篇】吉定切,𠀤音徑。義𠀤同。
  • 音韵参考
    [ 广 韵 ]:口莖切,下平13耕,kēng,梗開二平耕溪
    [ 平水韵 ]:下平八庚
    [ 粤 语 ]:hang1
  • 说文解字详解
    【卷二】【牛部】 编号:766
      牼,口莖切 ,牛厀下骨也。从牛巠聲。《春秋傳》曰:“宋司馬牼字牛。”
  • 字源演变

特色专题

更多 >

常用工具

更多 >

精彩推荐

热门栏目

更多 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