寇准

寇准

朝代: 作品数:308篇

  • 作者小传
    【作者小传】: (九六二--一○二三),字平仲,华州下(左圭右阝)(今陕西渭南)人。太宗太平兴国五年(九八○)进士,授大理评事,知归州巴东县,移大名府成安县。累迁三司度支推官,转盐铁判官。淳化二年(九九一),拜左谏议大夫,枢密副使,改同知枢密院事。四年,罢知青州。五年,拜参知政事。至道二年(九九六),罢知鄧州。真宗即位,迁工部侍郎,权知开封府。咸平六年(一○○三),迁兵部侍郎,为三司使。景德元年(一○○四),授同中书门下平章事,集贤殿大学士。同年冬,契丹攻宋,准力谏真宗亲征,至澶州(今河南濮阳),迫成和议,是为[澶渊之盟]。三年罢相,为刑部尚书,知陕州。后迁兵部尚书,入判都省。大中祥符七年(一○一四),复拜同平章事、枢密使。八年罢。天禧三年(一○一九),又授同平章事,充景灵宫使。四年六月,坐与周怀政谋请太子监国、禁皇后预政、奉真宗为太上皇事,罢相,封莱国公,寻贬道州司马。乾兴元年(一○二二),再贬雷州司户参军。仁宗天圣元年,以疾卒于雷州,年六十二。后十一年,诏复太子太傅,赠中书令、莱国公,又赐谥忠愍。有《忠愍公诗集》三卷,集前附有孙汴所撰神道碑。《宋史》卷二八一有传。寇准诗,以《四部丛刊》三编影印明嘉靖间蒋鏊刻《忠愍公诗集》三卷本为底本。校以清康熙间吴调元辨义堂刊《寇忠愍公诗集》三卷本(简称吴本),清初《两宋名贤小集》钞本所收《寇莱公集》七卷本(简称集本)。采录清鲍廷博校记(简称鲍校)、劳权校记(简称劳校)、近人傅增湘校记(简称傅校)、张元济校记(简称张校)。影印文渊阁《四库全书》本(简称四库本)、清彭元瑞知圣道斋钞本、李文田跋钞本,俱係出自蒋本、吴本,然四库本补了各本残缺的文字,少数异文有参考价值,故亦出校记注明。另辑得集外诗十五首,编为卷四。《宋诗纪事》所收《春恨》一首,係唐人来鹄所作,今归诸附录。有《巴东集》。《全宋词》收其词四首。他的词留存到今天的有四首,都是伤时惜别之作,而且写得情致缠绵。
  • 春日登楼怀旧
    高楼聊引望,杳杳一川平。 远水无人渡,孤舟尽日横。 荒村生断霭,深树语流莺。 旧业遥清渭,沉思忽自惊。
  • 江南春
    波渺渺,柳依依, 孤村芳草远, 斜日杏花飞。 江南春尽离肠断, 苹满汀洲人未归。
  • 晓带轻烟间杏花,晚凝深翠拂平沙。 长条别有风流处,密映钱塘苏小家。
  • 书河上亭壁
    岸阔樯稀波渺茫, 独凭危槛思何长。 萧萧远树疏林外, 一半秋山带夕阳。
  • 踏莎行 春暮
    春色将阑,莺声渐老。红英落尽春梅小。 画堂人静雨蒙蒙,屏山半掩余香袅。 密约沉沉,离情杳杳。菱花尘满慵将照。 倚楼无语欲销魂,长空黯淡连芳草。
  • 甘草子
    春早。柳丝无力,低拂清门道。暖日笼啼鸟。初坼桃花小。遥望碧天净如扫。曳一缕、轻烟缥缈。堪惜流年谢芳草。任玉壶倾倒。
  • 阳关引
    塞草烟光阔。渭水波声咽。春朝雨霁轻尘歇。征鞍发。指青青杨柳,又是轻攀折。动黯然、知有後会甚时节。更尽一杯酒,歌一阕。叹人生,最难欢聚易离别。且莫辞沉醉...
  • 点绛唇
    水陌轻寒,社公雨足东风慢。定巢新燕。湿雨穿花转。象尺熏炉,拂晓停针线。愁蛾浅。飞红零乱。侧卧珠帘卷。
  • 夜度娘
    烟波渺渺一千里,白苹香散东风起。日暮汀洲一望时,柔情不断如春水。
  • 蝶恋花
    四十年来身富贵。游处烟霞,步履如平地。紫府丹台仙籍里,皆知独擅无双美。将相兼荣谁敢比。彩凤徊翔,重浴荀池水。位极人臣功济世,芬芳天下歌桃李。
  • 书河上亭壁
    堤草惹烟连野绿,岸花经雨压枝红。 年来多病辜春醉,惆怅河桥酒旆风。
  • 书河上亭壁
    蝉鸣日正树阴浓,避暑行吟独杖筇。 却爱野云无定处,水边容易耸奇峰。
  • 书河上亭壁
    暮天寥落冻云垂,一望危亭欲下迟。 临水数村谁画得,浅山寒雪未销时。
  • 春日登楼怀归
    高楼聊引望,杳杳一川平。 远水无人渡,孤舟尽日横。 荒村生断霭,深树语流莺。 旧业遥清渭,沉思忽自惊。
  • 夏日
    离心杳杳思迟迟,深院无人柳自垂。 日暮长廊闻燕语,轻寒微雨麦秋时。
  • 虚堂
    虚堂寂寂草虫鸣,欹枕难忘是旧情。 斜月半轩疏树影,夜深风露更凄清。
  • 巴东寒食
    春雨萧萧寒食天,远行犹在楚江边。 人思故国迷残照,鸟隔深花语断烟。 薄宦未能酬壮节,良时空自感流年。 因循未学陶潜兴,长见孤云倍黯然。
  • 巴东书事
    乡思终日有,孤淡厌琴樽。 众木侵山径,寒江逼县门。 浪沉滩见脊,雨过壁生痕。 憔悴悲兰蕙,因思楚屈原。
  • 巴东县斋秋书
    讼庭终日静,琴鹤亦长闲。 晚树生凉吹,秋思在远山。 水穿吟阁过,苔绕印床斑。 幸有江云看,何须卜往还。
  • 巴东驿秋日晚望
    楚驿独闲望,山村秋暮天。 数峰横夕照,一笛起江船。 遣恨须言命,冥心渐学禅。 迟迟未回首,深谷暗寒烟。
  • 巴东有感
    长岁天涯悲断梗,逢君无处不伤情。 那堪日落红楼伴,更听萧萧杜宇声。
  • 边城春望
    独望原西路,离襟倍黯然。 青山遮故国,绝塞度新年。 风聚沙迷岸,烟开烧满川。 归心正无际,骠骑莫留连。
  • 病中书
    多病将经岁,逢迎故不能。 书惟看药录,客只待医僧。 壮志销如雪,幽怀冷似冰。 郡斋风雨后,无睡对寒灯。
  • 残月
    半夜沉清影,宵残犹伴吟。 已甘垂树杪,由得挂天心。 淡色迷蓬户,馀光映宿禽。 谁家伤早别,凝思共沉沉。
  • 残月
    光随春漏细,影共夕烟流, 若近明河没,还疑坠玉钩。
  • 独步高原上,依依动所思。 无人寻蕙径,落日满江湄。 楚泽晴芳处,秦川晚翠时。 此中兴废事,千古复谁知。
  • 长安春日
    淡淡秦云薄似罗,灞桥杨柳拂烟波。 夕阳楼上山重叠,未抵愁春一倍多。
  • 长安春书
    务闲公府都无事,骑吏前驱引马行。 雨霁晚街官柳色,日长春寺讲钟声。 云山已有终南秀,泉石犹思洛下清。 闻道曲江新水满,欲携歌管出重城。
  • 长安春望感怀
    灞岸春波远,秦川暮雨微。 凭高正愁绝,烟树更斜晖。
  • 长安书事
    一从洛邑移秦甸,三见东郊绽早梅。 莲府昼闲铃合闭,柳营春暖射堂开。 斋坛首冠惭诸将,相印兼营接上台。 何事燕公轻仗钺,却言分阃是麤才。
  • 成安感秋
    蝉噪木叶下,远客忽惊秋。 凝恨悲晚候,万绪皆如抽。 芳时同梦幻,急景如奔流。 念我何为者,年来生百忧。 贫居负胜事,壮岁伤羁游。 临民惭墨绶,垂钓思沧州。 ...
  • 成安秋望
    八月西风蝉噪时,萧萧疏叶已辞枝。 烟村物景都无赖,况是登临有所思。
  • 成安秋望有怀
    年加心地转如灰,书箧经旬亦懒开。 诗句偶吟皆感事,文章无用独伤才。 秋蝉残韵摇疏树,夕照寒光下古台。 闲绕岸莎看野水,暗流红叶不重回。
  • 池上秋书
    虚斋独语复书空,闲对林塘思少同。 霜叶声乾飘夕照,露荷香冷泣秋风。 时平偶作青衫吏,心老浑如白发翁。 昨夜渭川归好梦,一船烟雨打孤篷。
  • 舂陵闻雁
    萧萧疏叶下长亭,云淡秋空一雁经。 惟有北人偏怅望,孤城独上倚楼听。
  • 舂陵闻雁
    危栏秋尽偶来凭,霜落秋山爽气澄。 谁道衡阳无雁过,数声残日下舂陵。
  • 初到长安书怀
    荐承丹诏抚凋残,适值年丰万井安。 旧职尚兼黄阁贵,前驱新拥碧油寒。 静怜风竹经宵听,老爱山云尽日看。 魂梦不知关塞外,有时犹得到金銮。
  • 初秋即事
    古邑端居夏景移,炎飙经雨自收威。 莲衰小渚秋光淡,蝉噪平林夕照微。 冷句每招江客和,深心终约岳云归。 晚凉却近南亭立,独看沙鸥向浦飞。
  • 初夏雨中
    绿树新阴暗井桐,杂英当砌坠疏红。 重门寂寂经初夏,尽日垂帘细雨中。
  • 楚江夜怀
    西风生远水,萧飒度吟台。 明日夜还满,故人秋未来。 寒蛩啼暗壁,败叶下苍苔。 谁念空江外,年年首重回。
  • 春初夜书
    水国淹留岁月空,云山东云阻千重。 欲令遥夜春愁薄,须赖黄醅腊酒浓。 南浦有潮舂栅锁,西窗无睡怯岩钟。 谁家几点畲田火,疑是残星挂远峰。
  • 春郊闲望
    风骚离处谢知音,公退何妨纵野吟。 弱柳不能牵别恨,片云应念识闲心。 沙平古岸春潮急,门掩残阳暮草深。 凝望江皋动幽兴,数声钟磐出西林。
  • 春日长安故苑有怀
    唐室空城有旧基,荒凉长使后人悲。 遥村日暖花空发,废苑春深柳自垂。 事著简编犹可念,景随陵谷更何疑。 入梁朝士无多在,谁向秋风咏黍离。
  • 春日怀张曙
    不见张夫子,岩花几度新。 久闲空赋命,远别更伤春。 雨艇愁天末,烟蓑隐渭滨。 应嗟年未冠,已作异乡人。
  • 春日偶书
    柳岸花塘慵独赏,闲门春尽阻闲游。 少年多故心先老,却被人疑似白头。
  • 春日书怀
    曾读前书笑古今,耻随流俗信浮沉。 终期直道扶元化,敢为虚名役片心。 默坐野禽啼昼景,闭门官柳长春阴。 世间事了须先退,不待霜毛渐满簪。
  • 春日闲望有感
    水乡春气变新正,风物光荣异帝城。 闲步偶寻芳草色,空林独听野莺声。 烟霞未得从幽兴,吟赏潜悲减旧情。 燕麦杨花自摇荡,不知离客困南征。
  • 春晚书事
    春尽江天景寂寥,思乡还共楚云过。 林花经雨香犹在,堤柳无风絮自飘。 水国独惭临县邑,烟郊争合负渔樵。 青梅时节迟归计,且逐馀芳殢酒瓢。